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調查研究要聽真話、察真情,真研究問題、研究真問題。調查研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,也是開展這次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。黨員干部要善于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、解決新問題,把調查研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,找出客觀規律之“是”,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。
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。在河北正定,扛著自行車蹚過滹沱河,走村串戶訪民情;走遍閩東9縣察實情,感知百姓疾苦,提出“弱鳥先飛”理念;任職福州,有2/3以上的時間都在調研思考,提出“3820”戰略工程;在浙江,走遍全省山山水水調研,親自擘畫“八八戰略”;為打贏脫貧攻堅戰,50多次調研扶貧工作,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……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、身體力行,在調查研究上做出了示范、樹立了榜樣。當前,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、新的戰略任務、新的戰略階段、新的戰略要求、新的戰略環境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,不確定、難預料因素增多,國內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、繞不過,各種風險挑戰、困難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,迫切需要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,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。
實事求是是調查研究的本質要求。搞作秀式、盆景式、蜻蜓點水式調研,或者嫌貧愛富式調研,只去經濟富裕地或者“先進”點,而不愿去困難多、群眾意見集中、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單位,難免浮在表面、淺嘗輒止,以偏概全、一葉遮目,甚至會助長一些歪風邪氣。要一切從實際出發,立足本地實際設定調研目標、規劃調研方法、吃透調研對象、開展調研活動,獲取第一手資料、掌握最鮮活情況,做到胸中有數、心中有方。要堅持系統思維,既看先進典型、更看短板弱項,既看“高樓大廈”又看“背陰胡同”,既要去富裕地方、先進典型尋找成功經驗,更要多到困難多、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,體察實情、解剖麻雀,全面掌握情況。要堅持問題導向,增強問題意識,盯著問題去,追著問題走,以直面問題的勇氣、破解難題的智慧,到困難較多、情況復雜、矛盾尖銳的地方去研究問題,搞清楚問題是什么、癥結在哪里。要堅持真理、修正錯誤,堅守黨性原則,既報喜又報憂,不唯書、不唯上、只唯實,有一是一、有二是二。
聽真話、察實情,需要放下架子,走好群眾路線。群眾的很多想法,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場合、當著很多人的面會講出來的,而是要同他們身挨身坐、心貼心聊才能聽得到。為了聽到真話,周恩來同志擠出四天時間走家串戶,與群眾同吃同住,終于讓群眾說出了掏心窩兒的話。邁進群眾的門檻容易,走進群眾的心坎不易。要有甘當小學生的姿態,走出院子、邁開步子,走進工廠車間、田間地頭、校園講堂、居民社區,和群眾同坐一條板凳、近距離接觸、面對面交流,既傾聽群眾順耳話,也記下百姓逆耳言,讓群眾打開話匣子,去了解群眾是笑還是哭,是罵還是贊,把民間的高手找出來。要善于換位思考,走進群眾,真誠傾聽群眾呼聲、真實反映群眾愿望、真情關心群眾疾苦,準確了解群眾的所憂所盼。調查研究成效怎么樣,關鍵要看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得怎么樣、問題解決得怎么樣,群眾有無獲得感。要在調查的基礎上深化研究,提高調研成果質量,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、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,防止調查多研究少、情況多分析少,提出的對策建議大而化之、空洞抽象、不解決實際問題。
作風過硬,是開展正確調研的重要保障。調查研究浮于表面,不能往深里去實里走,往往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作祟。要多采取“四不兩直”方式,切忌提前打好招呼、超前搞“培訓”、事先“踩好點”,“被牽著鼻子”走規定路線,只看精心布置的“盆景”。要加強統籌,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,避免扎堆調研、多頭調研、重復調研,不搞層層陪同,少些材料匯報,不給基層增加負擔。對于那些在調研中搞形式、走過場的,要及時進行提醒、糾正,以優良作風保障調研成效。(中國組織人事報評論員文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