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
山、泉、湖、河、城
是濟南的獨特風貌
這里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
作為史前文化——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
這座城市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
讓我們跟隨詩詞,探秘泉城
陪李北海宴歷下亭
唐·杜甫
東藩駐皂蓋,北渚凌清河。
海右此亭古,濟南名士多。
云山已發興,玉佩仍當歌。
修竹不受暑,交流空涌波。
蘊真愜所欲,落日將如何?
貴賤俱物役,從公難重過!
歷下亭歷史悠久,歷經滄桑,位置也幾經變遷。北魏至唐代歷下亭在五龍潭處,酈道元《水經注》稱“客亭”,是官府為接迎賓客而建造的,唐初始稱“歷下亭”。
唐天寶四年(745年),這一年夏天杜甫正巧去臨邑(今山東臨邑縣)看望任臨邑主簿的弟弟杜穎,在路過濟南時恰逢濟南郡(時稱臨淄郡)太守李之芳建造的新亭竣工。杜甫的好友,李之芳的從祖、時任北海(治所在今山東青州)太守的李邕恰好也在濟南。故友久別重逢,相見甚歡,李邕、杜甫、李之芳、蹇處士等人在歷下亭宴集,名士相聚,觥籌交錯。此時自然不能無詩,于是杜甫即席寫下了《陪李北海宴歷下亭》五律詩一首。“海右此亭古,濟南名士多”讓濟南歷下亭此后名播四方。
1693年,山東鹽運使李光祖和山東按察使喻成龍在大明湖中島上重建歷下亭。八柱矗立,紅柱青瓦,斗拱承托,八角重檐,檐角飛翹,攢尖寶頂,亭脊飾有吻獸,蔚為大觀。亭身空透,亭下四周有木制坐欄,亭內有石雕蓮花桌凳,以供游人休憩,二層檐下懸掛清乾隆皇帝所書匾額“歷下亭”紅底金字。
趵突泉
宋·曾鞏
一派遙從玉水分,暗來都灑歷山塵。
滋榮冬茹濕常早,澗澤春茶味更真。
已覺路傍行似鑒,最憐少際涌如輪。
曾成齊魯封疆會,況托娥英詫世人。
趵突泉又名檻泉,為濼水之源。趵突泉三窟并發,聲如隱雷,“泉源上奮,水涌若輪”。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℃左右。嚴冬,水面上水氣裊裊,像一層薄薄的煙霧,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;一邊是樓閣彩繪,雕梁畫棟,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。與濟南千佛山、大明湖并稱為濟南三大名勝。
趵突泉最早并沒有正式名字,因趵突泉是古濼水的源頭,所以歷史上經常以“濼”代指趵突泉。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《水經注》中寫道:“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,泉源上奮,水涌若輪。”后因泉上建有祭祀娥皇、女英的娥英廟,也俗稱為娥英水。
宋代的曾鞏出任齊州知州時,為趵突泉取名“檻泉”。“檻”,假借為濫,泛濫之意。“檻泉”典出自《詩經》,《詩·大雅·瞻卬》中寫道:“觱沸檻泉,維其深矣。”但濟南百姓卻因“檻泉”之稱太雅,直接棄之不用。對于此事,金代元好問在《濟南行記》中記載道:“近世有太守改泉名檻泉,又立檻泉坊,取詩義而言。然土人呼爆流如故。”濟南百姓仍叫它“爆流泉”。“爆流”這個名字還引申出許多類似的叫法,“趵突”就是其中一種。
曾鞏在《齊州二堂記》中記載:“自(渴馬)崖以北,至歷城之西,蓋五十里,而有泉涌出,高或至數尺,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”。 所謂“趵突”,即跳躍奔突之意。
五龍潭七十三泉
清·郝植恭
潭西精舍聽泉聲,七十三泉新得名。
潤物始知流澤遠,出門無失在山青。
濟南以泉水著稱,自古就有“七十二名泉”之說。早在金代,就有人根據民間的說法立了一座“名泉碑”,列舉了濟南境內的七十二泉。其實,濟南的泉水遠不止72處,實際上擁有近千處天然泉水。這其中除了頗具盛名的“七十二名泉”外,有一處泉水也很特別,它擁有一個新奇的名字——七十三泉。
這處泉水位于五龍潭公園,就在五龍潭西側且與其相通。泉池雖不大,但泉水清幽,內有幾條金魚悠游自在;池壁四周怪石嶙峋,正上方完全被紫藤蘿和葡萄藤架遮蓋,夏日站在泉池旁十分清涼。
它的創造者就是清代的著名學者桂馥。乾隆五十六年,桂馥與朋友集資,在五龍潭西側修建了一所“潭西精舍”,作為聚會交流的場所。在施工中,無意間挖出一個泉眼,頓時泉水噴涌,狀若玉湖,這令桂馥等人喜出望外。
意外獲泉,桂馥趕緊召集朋友,給新泉取一個得體的名字。但是他們討論了半天,起了無數個名字,但都不能令人滿意。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,桂馥靈機一動,干脆叫“七十三泉”吧。為此他還賦詩一首:
名泉七十二,不數五龍潭。
為勞算博士,籌添七十三。
十月六日游千佛山寺
明·邊貢
亭午登山寺,淹留夕未歸。
涼風起高樹,落葉滿僧衣。
城郭寒煙聚,樓臺暮景微。
京華十年客,愁絕賞心違。
千佛山古稱歷山;相傳上古虞舜帝為民時,曾躬耕于歷山之下,故亦名舜山或舜耕山。據史載:隋朝年間,山東佛教盛行,虔誠的教徒依山沿壁鐫刻了為數較多的石佛,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。
沿盤道西路登山,途中有一唐槐亭,亭旁古槐一株,相傳唐朝名將秦瓊曾拴馬于此。半山腰有一彩繪牌坊,即"齊煙九點"坊。
登上一覽亭,憑欄北望,近處大明湖如鏡,遠處黃河如帶,泉城景色一覽無遺。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興國寺后的千佛崖上。山上峰巒起伏,林木森森,遠望猶如濟南的一重錦屏,恰似濟南的天然屏障,山中人文昌盛,古跡眾多,是一個融山林、名勝古跡為一體的大型游覽勝地。
靈巖寺
宋·蘇轍
青山何重重,行盡土囊底。
巖高日氣薄,秀色如新洗。
靈巖寺,始建于東晉,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,該寺歷史悠久,佛教底蘊豐厚,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、南京棲霞寺、湖北玉泉寺并稱“海內四大名剎”,并名列其首。靈巖寺,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國家級風景名勝區。
這里群山環抱、巖幽壁峭;柏檀疊秀、泉甘茶香;古跡薈萃、佛音裊繞。這里不僅有高聳入云的辟支塔,傳說奇特的鐵袈裟;亦有隋唐時期的般舟殿,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;更有“鏡池春曉”、“方山積翠”、“明孔晴雪”等自然奇觀。故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有“靈巖是泰山背最幽絕處,游泰山不至靈巖不成游也”之說。
清乾隆帝在靈巖寺建有行宮,巡視江南時曾8次駐蹕靈巖,飽覽靈巖風光。現存殿閣、佛塔、墓塔林和方山之上證明功德龕。坐北面南,依山而建,沿山門內中軸線,依次為天王殿、鐘鼓樓、大雄寶殿、五花殿、千佛殿、般若殿、御書閣等。
靈巖寺現存殿宇多為明清形制,但保留了不少宋代構件。另有各種碑刻題記,散存于山上窟龕和殿宇院壁,內有唐李邕撰書《靈巖寺碑頌并序》及浮雕造像、經文,北宋蔡卞《圓通經》碑及金、元、明、清各代的銘記題刻等。
攝影 王琴 李鋒 王嘯 董承華 封暉 何延海等